轻合金材料江西省重点实验室

2025 第六届南昌大学 “轻量化材料与制造” 研究生学术论坛圆满举办​

  2025年9月20日14:00时,第六届南昌大学 “轻量化材料与制造” 研究生学术论坛在南昌大学前湖校区机电楼 D210 顺利举行。此次论坛由轻合金材料江西省重点实验室承办,旨在进一步增进学科交叉融合,增强研究生的综合素质,为相关专业研究生营造良好学术氛围、促进学术交流、强化创新意识、提升科研能力,助力一流人才培养与一流成果产出。今年论坛的一大亮点,是吸引了来自中南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等高校的研究生积极参与,为论坛注入了多元的学术活力与思维碰撞。

图片


   论坛伊始,在主持人宫梦奇的引导下,开幕式正式拉开帷幕。致辞环节中,杨湘杰教授深入阐述了本次论坛的意义与重要性,结合自身在材料半固态精密成形与装备领域的丰富研究经验,详细分享了轻量化材料与制造行业的前沿发展趋势,同时表达了对研究生学术成长的殷切期望,鼓励青年学子深耕科研沃土、勇于突破创新,为轻量化材料与制造领域的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图片


   本次论坛特邀 15 位国内顶尖专家组成学术委员会,对研究生报告进行现场点评与指导,专家阵容及研究方向如下:

  • 杨湘杰教授(南昌大学)—— 材料半固态精密成形与装备
  • 巫瑞智教授(哈尔滨工程大学)—— 先进镁合金制备与加工
  • 胡波博士(上海交通大学)—— 结构功能一体化材料与工艺
  • 胡文鑫教授(包头稀土研究院)—— 稀土镁、铝合金新材料开发
  • 龚深教授(中南大学)—— 高性能铜合金及其复合材料
  • 王向杰教授(东北大学)—— 高品质铝合金材料制备技术
  • 寇宏超教授(西北工业大学)—— 高性能钛合金及其制备成形
  • 刘胜胆教授(中南大学)—— 轻质高强金属结构材料
  • 黄兴元教授(南昌大学)—— 机械设计与聚合物成形装备
  • 刘勇教授(南昌大学)—— 轻合金材料
  • 马国红教授(南昌大学)—— 智能化材料焊接技术
  • 罗岚教授(南昌大学)—— 高通量实验方法及功能材料

   此外,易美荣、金华兰等青年专家也全程参与评审工作,为研究生报告提供了细致且具建设性的意见。

图片


   下午 14:00 整,研究生报告上半环节准时开启,熊京鹏、肖帆、郭二佳担任本环节主持人。众多研究生围绕轻量化材料与制造领域的前沿研究方向和创新成果展开精彩汇报,其中,付伟雄同学以《Zr 对免热处理铝硅合金组织及性能的影响》为题,系统分析了锆元素在优化免热处理铝硅合金微观结构、提升材料力学性能中的作用机理,为轻量化合金在工业领域的高效应用提供了全新思路,引发在场专家与同学的热烈讨论。

图片


   茶歇过后,研究生报告下半环节继续进行,谭绍铿、王翀、郭仪杰担任本环节主持人,持续为同学们搭建展示研究成果、交流学术见解的平台。中南大学覃秋慧同学带来《2219 铝合金冲击绝热剪切带的晶粒组织和析出相》报告,通过对铝合金动态力学行为及微观结构演变的深入研究,为轻量化材料在极端工况下的应用提供了重要理论参考。此外,其他研究生的报告内容同样丰富多元,涵盖轻量化材料设计、成形工艺、连接技术等多个关键研究方向,充分展现了青年学子在该领域的深入探索精神与创新思维。

图片


   报告环节结束后,论坛进入颁奖仪式,主持人付伟雄、宫梦奇公布了本次论坛的获奖名单。其中,特等奖 2 名,获得者为王将来、覃秋慧;一等奖 5 名,分别是梅罕卿、汪国栋、付伟雄、曹普立、燕学昕;二等奖 10 名,包括郭仪杰、林涛、汪俊鹏、曾粤、刘珍珍、宫梦奇、刘展鹏、肖帆、黄滔、王翀。此外,陶钰玺、张洋、黄思程、吴贝、吴行健、肖海英、钱云鹏、谭绍铿、郭二佳等同学凭借出色表现获得优秀奖。

图片
特等奖:王将来、覃秋慧)

图片
(一等奖:付伟雄、梅罕卿、燕学昕、汪国栋、曹普立、

图片
(二等奖:郭仪杰、汪俊鹏、刘珍珍、宫梦奇、刘展鹏、林涛、肖帆、黄滔、曾粤、王翀)


   颁奖仪式结束后,巫瑞智教授对本次研究生论坛进行点评。他高度肯定了本次论坛的组织工作与学术质量,认为研究生汇报内容兼具创新性与实用性,充分体现了青年研究者对轻量化材料与制造领域的深刻思考,同时也针对部分报告提出了进一步优化研究方向、完善实验设计的建议,为研究生后续科研工作提供了宝贵指导。

图片


   最后,刘勇教授对本次论坛进行总结。他首先对各位专家的莅临指导表示衷心感谢,强调专家们的专业评审与精彩点评为论坛增添了重要学术价值,也为研究生的学术成长提供了有力支持;同时,他对所有参与论坛的研究生表示祝贺,鼓励大家以本次论坛为契机,持续深化学术交流、拓宽研究视野,在轻量化材料与制造领域不断探索突破。

图片


   此次第六届南昌大学 “轻量化材料与制造” 研究生学术论坛的成功举办,不仅为南昌大学及国内相关高校的研究生提供了展示科研成果、交流学术思想的优质平台,也进一步推动了轻量化材料与制造领域的学术交流与合作,为该领域的创新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相信在未来,这些青年学子将在轻量化材料与制造领域持续深耕,取得更多优异的科研成绩,为国家高端制造产业发展与社会进步贡献坚实力量。

图片